10月17日,“园林菁英启航计划”公益项目(广西站)在完美网页版迎来首个专题集训课程——“植物塑雕设计与制作”。30名学员在北京花乡花木集团刘聘、梁月两位专家的指导下,围绕树枝、树叶等自然材料,系统完成了从理论授课到实地创作的地景艺术实训,深化了对“变废为美”生态理念的实践理解。
理论实践融合,激发创作潜能
课程以“地景艺术的起源与演变”专题讲座开场。拥有20年花艺园艺经验、被誉为“花艺特种兵”的刘聘老师,结合国内外经典案例,系统讲解地景艺术的起源与演变,并现场示范材料固定技巧。随后,学员分为五组开展植物材料创意设计,创作出《静谧四季·自然之诗》《枯枝孕芽·焕生之境》《灵蛇报喜》《蝶起重生》《柳梢绽茶》五组主题作品。中国益民文化建设基金会理事长刘霞现场观摩并点评,充分肯定学员的创意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。
刘聘老师给培训学员授课
各小组分别汇报成果
中国益民文化建设基金会理事长刘霞点评作品
全体学员与植物材料创意设计作品合影
实地创作赋能,深化场景应用
10月18日至19日,集训进入实地创作关键阶段,学员分别聚焦南宁动物园与武鸣新校区环境开展实地场景创作。在南宁动物园场地,学员以《猩运绣球·情定壮乡》为主题,由《绣球传情》《猴揽绣月 情牵壮乡魂》《童趣方舟》三处作品组合而成,融合广西民族文化元素与动物形象,打造系列树枝雕塑,提升园区景观的文化内涵与趣味性;在武鸣校区场地,学员则以《笔书梅绘·共赴明程》为主题,以“书写美好明天”为核心,创作两组枝条雕塑对称布局于校门口两侧,构建入口文化景观。作品运用书本、毛笔、山水等意象,营造兼具现代美感与校园特色的入口景观,展现对未来的美好期许。
刘聘老师指导同学们优化方案
刘聘老师指导学员制作拱门

小组成员与动物园场地设计作品《绣球传情》合影

两位指导老师、小组成员与动物园场地设计作品《猴揽绣月 情牵壮乡魂》合影

小组成员与动物园场地设计作品《童趣方舟》合影

两位指导老师、小组成员与武鸣校区场地设计作品《笔书梅绘·共赴明程》合影。左侧《梅影绘前程》为中式景墙,含梅花、风铃与山水画,显静谧雅致;右侧《笔韵书明天》为“翻开书本”地景,嵌五彩元素与黄金间碧竹毛笔,显青春动感。
能力全面提升,践行生态价值
本次专题集训通过“理论+实操+实地创作”的模式,系统性提升了学员在地景设计、材料运用、团队协作及专业工具操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。学员们表示,课程不仅让他们掌握了植物塑雕设计与制作的专业技能,更深刻体会到“变废为美”的生态价值与工匠精神,增强了投身园林事业、建设美丽广西的信心与决心。
供 稿:建筑与规划学院 江汇
一审一校:建筑与规划学院 刘云
党委宣传部 陈熙
二审二校:建筑与规划学院 梁小芳
党委宣传部 何丽梅
三审三校:建筑与规划学院 许愿
党委宣传部 黄媛媛